維度女性網(wǎng) > 情感 > 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,伴隨著我們走過的每一天
成長就是自身不斷變得成熟的一個變化過程。剛剛過去了2017很多人都會進行自我總結(jié),總結(jié)在一年里干了什么?有什么收獲?計劃在新的一年要做什么?有什么要實現(xiàn)的目標?潛意思就是說我 “長大”了幾分?
01
關于成長,有多少種范式
我一朋友小柚又加入了基督教,一年前,TA剛表示要加入佛教。在進行了長達一年多的閉關、念經(jīng)、禪修……各種折騰以后,TA感覺收效好小,認識了一位年長的神父,TA轉(zhuǎn)戰(zhàn)到了基督教,順便還送了本圣經(jīng)給我,我的書桌上,還擺著TA前陣給我請的佛經(jīng)。
另一科學范的朋友大餅又換了個運動APP,表示說,只要每天堅持,成長是必然的,然后TA從堅持瑜伽到堅持慢走,再從堅持學英語到堅持畫手繪。
張小西又給自己選了個靈性成長課,這回改叫什么靜心了,她無奈地問過我:文娟,為什么我成長得這么慢,十幾年如一日參加各種靈修組織和課程,從什么解構(gòu)到什么溝通,從什么轉(zhuǎn)到什么法,為什么一直就沒什么變化?
……
我舉的以上的例子,不是說TA們失敗,而是在說明一個普大喜奔的現(xiàn)狀:半個世紀后,國人終于從擔心活不下去,變成擔心成長不了啦!盡管每個人的方法不同,但每個人的表面的不同方法下,都是一顆顆想要成長的心。
同時,以上都有一個核心點是一樣的:覺得自己真的不夠,也覺得自己真的不好!
重要
02
每個人的心里,都有一個不能看的自己
說到這個,估計每個人或多或少的知道一個重要的詞——羞恥,就像我一個朋友喜歡說的:哇,真是不敢見人。
曾經(jīng)在一個群做過一個熱門調(diào)查:你最糗的時刻。
答案非常多:
A 扣鼻屎的時候,被那個自己暗戀的人看到。
B 在買東西時,講價以后,賣家顯得很清高,好像講價的自己很不好。
C 想到為了挽回前男友而在他樓下等他,等到他帶著現(xiàn)任女友回來,現(xiàn)任女友瞟自己的那一眼。
曾經(jīng)有個來訪者專門就這個問題來咨詢,TA說,不知道為什么,我會偶爾走神時想到這些時刻,然后那一剎那,像被電到一樣,會不由自主地狠拍一下桌子。然后才意識到這個時刻。
還有些朋友這樣描述這樣的時刻:一想到某個位置,就失魂落魄,或者,連忙讓自己不要想了。
你有過這樣的時刻么?
你怎么應對這樣的時刻?
A 在沒有人的時候扣鼻屎。
B 不講價了,或者講價時,先讓自己顯得清高。
C 帶著現(xiàn)任男友,在前男友經(jīng)過的地方閑逛。
03
看見這個被雪藏的自己
以上的方式,在精神分析里,會被稱為防御。
其它流派,會相應的稱為應對方式,圖式,認知基;蛘咔楦谢(略有偏差)。
當然,并不是說應對方式,圖式、認知基模、情感基;蛘叻烙粚,不好,不恰當,恰恰是這些就對方式、這些防御,讓這個世界如此呈現(xiàn),五彩繽紛而撲溯迷離。
還有一個更令人熱淚盈眶說法是:所有的防御、應對方式、圖式、認知基模、情感基模,都是當時的我們,年幼的我們,應對當下、得以活下來的,最好的方式!!!
唯一的問題是,它會讓我們忘記掉被藏起來的自己。
我很少照相,在童年的深處,有一張照片,非常難看,難看到我沒辦法看——據(jù)我先生開玩笑,如果他看到童年的這個我,就會嚇得不敢讓我嫁給他。
雖然是玩笑,但一度令我更為灰心:相片上的女孩牙齒早早地齲了,頭發(fā)黃而疏,臉上灰撲撲地,對著鏡頭,露出迷茫、征忡的表情。我一度為恥,這張照片不小心被翻出來以后,我真的不知道用什么樣的眼光去看“她”,這個曾經(jīng)的我。
在一次個人體驗時,隨著咨詢的深入,我“一不小心”就談到了這個自己(此前,我一直在談怎么樣讓自己更好,更勝任生活,更贏),我說:“自己小時候怎么會這樣?”
咨詢師說:“聽起來,你對當時的那個小女孩感覺很復雜?”
我用一種自己從來沒聽過的聲音,象瓦礫磨擦的心有余悸:“是啊,這樣一個小姑娘,不知道怎么長大的。”
咨詢師說:“嗯,聽上去有點心疼,也有點不知道怎么面對她?”
在那個咨詢里,我突然意識到了“自己”——童年的那個沒有人喜歡,連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自處的自己。
我突然有點理解,為什么我一看到學校里那些發(fā)頭干枯發(fā)黃、臉上因為久不見疼愛的目光而顯得灰撲撲的孩子會經(jīng)常心驚膽顫。
因為那就是我所不認識的自己,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,一直在蒙塵,蒙塵,蒙塵,且不自知。
然后,那個小姑娘混混地睡去,換成一個充滿戰(zhàn)斗力和憤怒的成年人,帶著疏離和戒備,緊張與不安,與這個世界對峙。然后,就造成了許多關系困境以及內(nèi)在不變的辛苦和迷茫的感覺。
問題
04
流離失散的自己,就變成當下的問題
以上的過程,換成心理學理論,就是人本主義心理學里的自我的不同面向理論,簡單地意思就是說,我們每個人身上,其實存在著許多不一樣的自己,這些不同的自己,組成了當下的自己。
所以,在人本主義心理咨詢師的咨詢里,咨詢師經(jīng)常使用“有一部分的你”,問的就是這個自我的不同面向。
大多數(shù)成年人,在成長的過程中,會為了活下去,而遺忘掉自己的一部分——不被成人世界所待見的,困難、又無法自處的部分。
但這些部分,并不會消失,會成為潛在的自我面向,然后,這些我們所不知道的自己,給當下的我們帶來了無數(shù)的困難,比如,變得無法理解孩子,(創(chuàng)傷后的遺忘切斷了大腦內(nèi)的共情神經(jīng)元產(chǎn)生作用,理解就無法發(fā)生),變得過度努力而忘記休息,變得覺得永遠覺得自己不夠、不好、不足。
我有個來訪者桑棋,長期在孩子做作業(yè)時,會有一種無法克制的煩燥,基本上,話說到第三句就要開始對孩子動手,但平時,TA其實算是對孩子尚耐心,且有一定的心理學知識的人,比如,她知道每次罵孩子和打孩子,都在扣孩子的人生基礎分數(shù)。
在咨詢中才知道,每次面對孩子磨蹭時,TA整個身體都是繃著的,心臟象被擠壓到了一個點,隨時要暴炸,內(nèi)在有一部分的自己非常緊張地提醒著:快點催她做完,要不然會被老師打死的。
事實上,女兒的老師并不體罰孩子,那一部分緊張的自己,其實是是桑棋在童年時看過同桌被用尺子打到腫得發(fā)紫,后排的同桌被耳光抽得嘴角流血,她自己也曾經(jīng)因為作業(yè),被罰站過好幾次。
但這些她都忘記了:因為到了五年級時,她開始有明顯的記憶時,是她早早完成作業(yè),提前預習,對上課這事,非常上心,基本不用家長提醒以及各種努力……就象當下已經(jīng)成人的TA:敬業(yè)、用心、勤奮且努力。
這個好不容易發(fā)展出來的適應學校的那部分自己,活在了明處,活成了身份標識,而被她忘記的那部分自己,只是深深地埋進了身體里,埋進了當下的行動里,所以,就如精神分析所說的,變成了強迫性重復。
最重要的是,桑棋有一種隱約的失落感,盡管自己這么努力,成績斐然,但她會經(jīng)常感覺到自己有隱約的殘缺和不足的感覺。
這在自體心理學里的說法,就是因為失落了過去的“自我感”,導致了時間和空間上的不連續(xù)感。
“經(jīng)常覺得自己是突然地活在這個世界上的”——這句來訪者的話,悲傷又帶有詩意。
重逢
05
所有的成長,都是久別重逢
我們都在成長的路上,也都在追求成長的路上,每天都想碰見更好的自己。這個過程,可以很漫長,復雜到常年累月的追尋,可以很復雜,復雜到更多都不算多,更好都不算好。
同時,就如人本主義大師羅杰斯說的:成長,是人的天性。
佛家常說:眾生本自圓滿俱足
或者,所有的追尋,都是為了成長,而所有的成長,不過就是久別重逢,遇見那個久久等候,卻早被遺忘的“你自己”。
久別重逢藏寶圖,TA經(jīng)常躲在:
A 當下你最常發(fā)生的問題的后面,請注意,不是解決或者回避這個問題!
B 當下你最討厭的人的后面,請注意,不是躲開或者趕走這個人!
C 當下最堅固的認知后面,請注意,不是改變或者修正這個認知!
D 當下,你的親密關系里!請注意,不是要求你馬上恩愛且和藹可親!
改變、提升、解決問題是以后的事了,請寫一封信給久別重逢的你自己吧!
維度女性網(wǎng) 版權所有 桂ICP備17012329號 Copyright 2008-2016 Vdolady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.
未經(jīng)授權禁止轉(zhuǎn)載、摘編、復制或建立鏡像,如有違反,追究法律責任